追远慎终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犹言慎终追远。
出处《陈书·南康愍王昙郎传》:“夫追远慎终,抑闻前诰。”
例子出家僧众,制无号哭,父母亡丧,诵念酬恩,追远慎终,实资冥福。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印度总述》
基础信息
拼音zhuī yuǎn shèn zhōng
注音ㄓㄨㄟ ㄩㄢˇ ㄕㄣˋ ㄓㄨㄥ
繁体追遠慎終
感情追远慎终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旧的礼法。
近义词慎终追远、慎终思远、谨终追远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挑三拣四(意思解释)
- 高耸入云(意思解释)
- 一钱太守(意思解释)
- 学以致用(意思解释)
- 自我批评(意思解释)
- 酒囊饭袋(意思解释)
- 长江后浪推前浪(意思解释)
- 八荒之外(意思解释)
- 安安静静(意思解释)
- 明争暗斗(意思解释)
- 爱才如渴(意思解释)
- 云天雾地(意思解释)
- 薄暮冥冥(意思解释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释)
- 营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角巾素服(意思解释)
- 气象万千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吊(意思解释)
- 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(意思解释)
- 令人满意(意思解释)
- 将伯之呼(意思解释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释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释)
- 满园春色(意思解释)
- 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(意思解释)
- 珠还合浦(意思解释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释)
- 笑貌声音(意思解释)
※ 追远慎终的意思解释、追远慎终是什么意思由个性族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经史子集 | 经:经书,儒家经典;史:史书;子: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经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。 |
| 多谋善虑 | 谋:谋划,策划;虑:思考。富于智谋,又善于思考。 |
| 打肿脸充胖子 |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
| 举善荐贤 | 贤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举推荐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
| 必由之路 | 必:一定;由:经过。一定要经过的道路。 |
| 反治其身 | 治:整治;身:身体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| 危急关头 |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。 |
| 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 |
| 倦鸟知还 |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 |
| 扶摇直上 | 扶摇: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。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。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。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。 |
| 满招损,谦受益 | 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益处。 |
| 室徒四壁 |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。喻贫穷。 |
| 海水不可斗量 | 斗:量器。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。常与“人不可貌相”连用;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、才能或未来。 |
| 罪上加罪 | 指罪恶更为严重。 |
| 不置可否 |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| 叽叽喳喳 | 语音杂乱。 |
| 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|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 |
| 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| 将夺固与 | 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| 不可磨灭 | 磨灭:指痕迹、印象、功绩、事实、道理等;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。形容永远不会消失。 |
| 马牛其风 | 谓马、牛奔逸。《书·费誓》:“马牛其风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颖达疏:“僖四年《左传》云:‘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’贾逵云:‘风,放也,牝牡相诱谓之风。’然则马牛风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远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
| 一条龙 |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,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。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。 |
| 离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见 |
| 超然物外 | 超然:脱离;不介入;物:客观世界。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| 图穷匕见 |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。穷:尽;匕:匕首;短剑。 |
| 精明强干 | 精细聪明;善于办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| 暴露无遗 | 暴露:显露;显现;遗:遗漏。全部、彻底地暴露了出来;没有丝毫遗漏。 |
| 忘乎所以 |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;作出不适宜的举动。乎:古汉语虚词;无词汇意义;所以: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