挟筴读书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挟:夹持;筴:同“策”,古代简册、书籍。手拿图书,一心读书。形容勤奋学习。
出处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骈拇》:“问臧奚事?则挟筴读书;问谷奚事?则博塞以游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xié cè dú shū
注音ㄒ一ㄝˊ ㄘㄜˋ ㄉㄨˊ ㄕㄨ
感情挟筴读书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学习等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秋高气和(意思解释)
- 亭亭玉立(意思解释)
- 笑骂由他笑骂,好官我自为之(意思解释)
- 所作所为(意思解释)
- 自我批评(意思解释)
- 裾马襟牛(意思解释)
- 宁为鸡口,不为牛后(意思解释)
- 高步阔视(意思解释)
- 夫唱妇随(意思解释)
- 遁入空门(意思解释)
- 反老还童(意思解释)
- 捞一把(意思解释)
- 止于至善(意思解释)
- 困而不学(意思解释)
- 酒能乱性(意思解释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释)
- 漫不经心(意思解释)
- 钻木取火(意思解释)
- 心烦意乱(意思解释)
- 之子于归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致(意思解释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释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释)
- 顾景惭形(意思解释)
- 绿林强盗(意思解释)
- 风风雨雨(意思解释)
- 前赴后继(意思解释)
- 一览无余(意思解释)
※ 挟筴读书的意思解释、挟筴读书是什么意思由个性族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冠履倒置 |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,尊卑不分。 |
| 严阵以待 | 严:严肃整齐;严阵:整齐严正的阵势。摆好阵势等待着。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;等着敌人。 |
| 走马观花 |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。比喻匆忙、粗略地观察了解。走:跑。 |
| 骨肉离散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 |
| 河鱼腹疾 | 指腹泻。 |
| 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远大。 |
| 仰屋著书 | 仰:脸向上;著:写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 |
| 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 | 眼红:激怒的样子。仇敌碰在一起,彼此更加激怒。 |
| 皮开肉绽 | 绽:裂开。皮肉都裂开。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。 |
| 庖丁解牛 | 庖丁:厨师。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 |
| 节哀顺变 | 抑制哀伤,顺应变故。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。 |
| 秽德垢行 |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。 |
| 款学寡闻 | 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。 |
| 生公说法 | 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 |
| 半夜三更 | 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 |
| 比众不同 | 与大家相比,大不一样。 |
| 聪明反被聪明误 |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。 |
| 勤学苦练 | 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 |
| 从天而降 | 天上掉下来的。 |
| 雷大雨小 | 比喻说得多,做得少,声势很大,实效很小。 |
| 呼风唤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 |
| 移日卜夜 | 指昼夜相继。 |
| 薪尽火灭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灭了。比喻死亡。 |
| 在此存照 | 照:查考,察看。写下字据保存进来,以作凭证 |
| 悲不自胜 | 胜:经受得住。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。形容伤感至极;情难自禁。 |
| 群山四应 | 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。 |
| 甘拜下风 |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。自认不如对方;表示真心佩服。 |
| 识时务者为俊杰 |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,是聪明能干的人。认清时代潮流势,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