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温良恭俭温良恭俭的意思
wēnliánggōngjiǎn

温良恭俭



温良恭俭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温:温和;良:善良;恭:恭敬;俭:节制。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,泛指态度谦恭,举止文雅。

出处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?”

例子宋·张孝祥《代季父贺汤丞相》:“恭惟仆射相公广大高明,温良恭俭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wēn liáng gōng jiǎn

注音ㄨㄣ ㄌ一ㄤˊ ㄍㄨㄥ ㄐ一ㄢˇ

感情温良恭俭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形容态度温和。

近义词温良恭俭让、温良俭让

英语kind and gentle in disposition and refined in manners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温良恭俭的意思解释、温良恭俭是什么意思由个性族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大有可为 事情很值得做;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。
上气不接下气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。
不正之风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。
轮扁斫轮 轮扁: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;斫轮: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。指精湛的技艺。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事:侍奉,服侍。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。
瓮中之鳖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;逃跑不了的东西。瓮:大坛子;鳖:甲鱼。
自力更生 依靠自己的力量;重新获得生命。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。更生:重新获得生命。
逢人只说三分话 逢:遇见。指人与人互相欺瞒,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。
穷家富路 指居家应节俭,出门则要多带盘缠,免遭困窘。
正身明法 端正自身,严明法纪。
疙里疙瘩 文字不通畅,物体不平滑很粗糙。
材轻德薄 指才德疏浅。有时用为谦词。
一干二净 形容非常干净;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。
倒悬之危 倒悬: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
一哄而起 喧闹;起哄。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。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。
异途同归 途:道路;归:归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归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径;得到相同的效果;达到相同的目的。
茕茕孑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。
龙驭上宾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
手不释书 犹手不释卷。
切树倒根 比喻彻底。
天网恢恢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
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。
飞蛾扑火 蛾:像蝴蝶似的昆虫。飞蛾扑到火上。比喻自寻死路;自取灭亡。
意料之外 没有想到的。
过甚其词 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
以夷制夷 夷: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。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;使其相互冲突;削弱其力量。
荡然无余 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。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;最好是避开。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;没有别的好办法;只能出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