曝书见竹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睹物思人。
出处清·浦起龙《<史通通释>序》:“网搜佣钞,敦复力最勤,未卒事病亡,每一展卷,不胜曝书见竹之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pù shū jiàn zhú
注音ㄆㄨˋ ㄕㄨ ㄐ一ㄢˋ ㄓㄨˊ
繁体曝書見竹
感情曝书见竹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睹物思人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来去无踪(意思解释)
- 尽信书不如无书(意思解释)
- 节用裕民(意思解释)
- 防患于未然(意思解释)
- 回光反照(意思解释)
- 正身明法(意思解释)
- 和风细雨(意思解释)
- 目不转睛(意思解释)
- 拉大旗作虎皮(意思解释)
- 抛砖引玉(意思解释)
- 倒悬之危(意思解释)
- 飞檐走壁(意思解释)
- 语重心长(意思解释)
- 败俗伤风(意思解释)
- 谠言直声(意思解释)
- 不治之症(意思解释)
- 匡谬正俗(意思解释)
- 画地为牢,议不入(意思解释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趣(意思解释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释)
- 不在话下(意思解释)
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释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释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释)
- 为虎作伥(意思解释)
- 大势所趋(意思解释)
- 倒载干戈(意思解释)
※ 曝书见竹的意思解释、曝书见竹是什么意思由个性族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死灰复燃 |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。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。复:又。 |
| 二百五 | 指傻头傻脑,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。 |
| 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 | 价值千金的皮衣,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。比喻积小才能成大,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。 |
| 痛定思痛 |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;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;让人震撼;也让人警醒。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;含有警醒的意思。痛:悲痛;哀苦;定:平静。 |
| 杀手锏 | 喻指取胜的绝招。 |
| 前瞻后顾 | 同“瞻前顾后”。看看前再看看后。有时形容顾虑过多,犹豫不决。 |
| 叫化子 | 乞丐。 |
| 玉卮无当 | 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当:底。玉杯没有底。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。 |
| 朝令夕改 | 早上发的命令;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无所适从。 |
| 知其不可而为之 |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坚决。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。 |
| 光前启后 | 犹“光前裕后”。 |
| 斗水活鳞 | 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鳞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| 古里古怪 | 怪异、奇特。 |
| 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| 切树倒根 | 比喻彻底。 |
| 如出一辙 | 辙:车辙;车轮压出的痕迹。象出自同一个车辙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| 圆凿方枘 |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| 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 | 剐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难的事,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| 金玉满堂 | 金、玉:黄金和美玉。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。形容财富之多。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。 |
| 命途多舛 | 舛:不顺,不幸。命运充满不顺。指一生坎坷,屡受挫折。 |
| 识时务者为俊杰 |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,是聪明能干的人。认清时代潮流势,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。 |
| 朝升暮合 | 零碎卖米。形容生活困难。 |
| 神不知鬼不觉 | 指形迹隐秘,不为人知。 |
| 妨功害能 |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。 |
| 母夜叉 | 比喻凶悍的妇女。 |
| 来因去果 | 指事情的来龙去脉。 |
| 生气勃勃 | 生气:朝气;勃勃:旺盛的样子。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。 |
| 心猿意马 | 形容心思不定;好像猴子跳、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