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忿填膺的成语故事


激忿填膺

拼音jī fèn tián yīng

基本解释膺:胸。强烈的忿怒填满胸中。形容气愤已极。

出处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》:“顾其母激忿填膺,寸晷是学,不迨于至,以超圣人之域,焕乎贤者之业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激忿填膺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激忿填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长嘘短气
奔走相告 宋 张孝祥《寿芝颂代愡得居士上郑漕》:“诏天下之日,淮民欢呼,奔走相告,自州达之县。”
食不充口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5卷:“真是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,吃了早起的,无那晚夕的。”
节用裕民 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足国之道,节用裕民,而善臧其余。”
形影相顾 《晋书·桓温传》:“省之惋愕,不解所由,形影相顾,陨越无地。”
河鱼腹疾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鱼腹疾,奈何?”
肝胆欲碎
简明扼要 毛泽东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》:“讲话、演说、写文章和写决议案,都应当简明扼要。”
止沸益薪 明·李贽《为黄安二上人书》之三:“对高洁人谈高洁,已为止沸益薪,况高洁十倍哉!”
遁入空门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看破的,遁入空门,我听见,并不惊异。”